配资平台配资 1867年: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第一卷出版
1368年的中国,正处在王朝更替的狂风暴雨前夜。曾经横扫欧亚、不可一世的元朝,在统治中原近百年后,已如一座被蛀空根基的巨塔,在风雨飘摇中吱呀作响。元朝末年,政治腐败已达极点,蒙古贵族终日沉醉于酒肉享乐,军队纪律涣散,昔日能弯弓射雕的铁骑如今连马背都难以攀爬。民族矛盾如火药桶般一触即发,汉族百姓在“四等人制”的压迫下苦不堪言,黄河水患与连年饥荒更让民生凋敝,起义烽火遍燃大江南北。
在这场乱世风暴中,一个出身乞丐的和尚——朱元璋,在南方强势崛起。他先后击败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割据势力,于1368年正月在应天(今南京)称帝,建国大明,年号洪武。朱元璋对元朝有着切齿之恨,他的父母兄长皆因元朝暴政饿死,这份深仇化作北伐的决心。他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,常遇春为副将军,率领25万大军挥师北上。朱元璋制定了精妙的战略:“先取山东,撤其屏蔽;旋师河南,断其羽翼;拔潼关而守之,据其户槛……然后进兵元都”。
明军北伐势如破竹。在山东、河南,元军或望风而降,或一触即溃,许多城池甚至开门迎降。徐达率军连克济南、汴梁、潼关,仿佛利刃切黄油般撕开元朝防线。当明军攻占通州(今北京通州区)的消息传至大都时,元廷陷入一片恐慌。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皇宫中如坐针毡,这位曾自制精巧宫漏的皇帝,此刻却无力挽回帝国崩塌的命运。他紧急召集群臣商议,左丞相失烈门等人主张死守待援,但元顺帝却恐惧地喊道:“朕岂能效仿宋徽宗、钦宗,成为阶下之囚!” 他深知蒙古铁骑早已不复当年之勇,竟连夜命人收拾珍宝细软,带着后妃、太子从建德门(今德胜门)仓皇北逃,奔向草原上都(今内蒙古正蓝旗)。
1368年9月14日(农历八月初二),明军兵临元大都齐化门(今朝阳门)外。徐达下令将士填壕登城,大军如潮水般涌入京城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座曾让欧洲颤抖的帝国都城,几乎未发生像样的抵抗。留守的元淮王帖木儿不花和丞相庆童试图组织防御,但很快被明军击溃。徐达骑马入城,立即查封府库,接收图籍,并严禁士兵扰民,大都百姓竟“民安其业”。 标志着统治中国98年的元朝正式灭亡,尽管元顺帝在草原建立北元,但已丧失对中原的统治权。
这场巨变并非偶然。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腐败和民族压迫政策。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后,维持部落兵制,世袭官职,脱离生产,终日享乐,导致军队战斗力急剧退化。元末一首散曲悲叹: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”道尽了王朝更替中民众的永恒苦难。而朱元璋巧妙利用红巾军起义基础,采取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策略,最终完成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罕见壮举。
元大都的陷落,不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,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。明朝收复燕云十六州,结束了400年来汉人政权失去北方屏障的局面。徐达下令改造大都,削北城,南移城墙,为日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奠定基础。这座城市从此改称北平,再后来成为明朝的新都,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成配资-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中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